成果名称: | 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ARDS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
登记日期: | 2021-04-16 |
完成单位: |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 |
完成人员: | 蒋勇,肖仁威,缪碧丽,文勇,梁德坚,曾佑强,邓光进 |
研究起止日期: | 2017-07-01至2018-06-30 |
主要应用行业: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高新技术领域: |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
评价单位: | 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
评价日期: | 2018-09-29 |
成果简介: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是我单位承担的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清科[2017]105号文件,题名为:《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ARDS患者氧代谢的影响》,编号:170808121901281。 目的和意义:目前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主要为控制原发病,纠正患者低氧血症,改善患者器官功能,而在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中在对原发病不能短时间纠正,而改善患者氧代谢尤为重要。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能通过减少体内血管内外多余液体,减轻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清除部分炎症因子,减少肺泡内皮细胞损害;从而改善气体交换及组织氧供,改善患者氧代谢。 国内外概况:国内有相关研究表明高容量血液滤过可改善ARDS患者氧代谢。如有:高文英.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介质及氧代谢的影响;刘长文,陆骏,郑永科等.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刘长文,郑永科,陆骏等.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吕希峰,董晓辉,徐岩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血症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省内亦有相关研究:钟南山,徐远达.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梁雪玲,蒋崇慧,陆品端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陆金湖.高容量血滤对脓毒症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张光佑.高容量血液滤过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性介质和氧代谢的影响。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难以用常规氧疗纠正的低氧血症等。其病因复杂多样,短时间不能解除,而顽固性低氧导致其高病死率。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能通过减少体内血管内外多余液体,减轻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清除部分炎症因子,减少肺泡内皮细胞损害;从而改善气体交换及组织氧供,改善患者氧代谢。为ARDS患者控制原发病赢得时间,提高ARDS治疗成功率。课题通过评价研究组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Pv02、Pa02、Pa02/Fi02、Lac水平;评价研究组与对照组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Pv02、Pa02、Pa02/Fi02、Lac水平。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项目的创造性 持续顽固性低氧血症是导致ARDS患者死亡原因,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改善患者氧代谢,改善患者低氧血症,达到治疗目的。 2 、项目的先进性 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能通过减少体内血管内外多余液体,减轻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清除部分炎症因子,减少肺泡内皮细胞损害;从而改善气体交换及组织氧供,改善患者氧代谢。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研究组技术人员均已通过培训熟练掌握持续高容量血液虑过技术,掌握课题内容,具备及时准确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的能力。 适应范围:患者按照2012年ARDS柏林定义达到诊断标准,同时患者满足条件为:①预测原发病短时间(24-48小时)内不能纠正;②PEEP>10cmH2O;③氧合指数PaO2/FiO2<100mmHg。 技术安全可靠,不严重不良后果。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后发现: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能通过减少体内血管内外多余液体,减轻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清除部分炎症因子,减少肺泡内皮细胞损害;从而改善气体交换及组织氧供,改善患者氧代谢,提高ARDS脏器功能。目前病例数不足,继续扩大病例数、收集治疗和深入研究;拟向向全市兄弟单位进行推广。 目前存在的问题:1、CRRT治疗可能只血小板减少,其原因可能与肝素及滤器吸附血小板有关,增加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2、病例数不足。改进措施:对严重低血小板患者避免使用肝素,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必要时输注血小板。继续扩大病例数、收集治疗和深入研究。 六、历年获奖情况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