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课题是2017年清远市科技局立项的自筹经费课题,清远市科学技术局文件清科【2017】105号,项目编号105。项目经费由课题负责人单位支持,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医院科研的有关规定执行。 地高辛是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的强心苷类药物之一。由于其安全范围窄,药动学、药效学个体差异大,且用量不足与剂量偏高的临床表现又很相似,故临床需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指导临床调整给药方案,为实现个体化、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在我国,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血药浓度监测工作,但各种干预和监控模式有待探究。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临床药师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医学检验信息系统和危急值系统,对住院服用地高辛未进行或已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工作的作用。 3、主要论点与论据 1)研究对象:临床药师利用处方自动筛选系统(PASS系统)、医学检验网络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查找出使用地高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2.1 PASS系统:通过信息系统,2天为一个时间段,查找用药医嘱中使用地高辛的患者,采取利用工作站筛选和临床药师评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由临床药师通过工作站中监控功能对患者用药医嘱进行逐一分析,记录PASS系统标记为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剂量”等黑色、红色警告的病例。然后,通过PASS系统、HIS系统调阅患者具体信息,如对地高辛用药、患者年龄、疾病状态等进行调阅,记录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患者。最后由临床药师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把地高辛服用疗程大于5天的患者、医嘱存在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患者、“药物剂量不足或偏高”患者、“特殊病理生理”患者列为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对象,对血药浓度监测进行干预。 2.2.2 医学检验信息系统和危急值系统:对已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进行监控,对超出或低于有效治疗浓度参考值标准的监测结果,临床药师逐一进行分析,如标本采集方法是否正确、药物相互作用、生产厂家、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等,并进行干预。 2.2.3 干预方法:应用PDCA循环进行干预,采取持续性干预与修正性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管理模式。采取HIS系统设置警示、临床药师组织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培训、临床药师到临床与医生面对面交流、药师对患者用药教育等一系列方式对医疗行为进行干预。 3)效果评定:通过药师干预,使我院更多、更好地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生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的认识,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和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例数增加,优化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疗效,保障用药安全。 4、创见与创新; 1)利用信息系统筛选和预警设置对服用地高辛的患者实时监控和及时干预,结合临床药师评估,优化个体化治疗,促进合理用药。 2)实行PDCA循环持续改进,使我院更多、更好地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工作。 5、社会经济效益 1)为基层医院更好地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2)进一步提高医生对血药浓度监测的认识和依从性,使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和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例数增加,优化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医生的负担。 3)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住院天数,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减轻患者的负担。让广大患者受益,前景广阔。 6、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通过药师干预,地高辛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0.5~2.0ng/ml)的比例较前增加,血药浓度不达标(<0.5ng/ml或>2.0ng/ml)的比例较前下降。但是,监测数量上,今后仍需进一步持续改进。 2)改进措施:下一步需要加强干预,加强和医生的沟通,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进一步深化研究。 7、历年获奖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