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
气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影像学检查是主要手段,其中CT检查最为敏感,能早期发现少量的气胸。X线胸片和胸部CT上,国内外学者就气胸的肺压缩比测算作过不少研究。本课题搜集了42例气胸病例,病例的筛选条件为无明显胸廓变形、无明显液气胸、无明显纵隔病变及无明显肺内渗出实变,并且气胸形态相对规则。所有病例经过CT后处理得到肺压缩比,轴面上测出气胸最大宽度与胸廓最大前后径,求出A/B值,通过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得出最后结论。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后处理软件分别重建出原肺体积及压缩后肺组织体积,进而得出气胸体积。测算步骤如下:先通过GE 64排螺旋CT行全胸部容积扫描后薄层重建,经过后处理软件(ADW4.5)的最小密度投影(minp)上分离并测出原肺容积V1及压缩后肺组织容积V2,得出气胸空气容积(V1-V2),从而得出肺压缩比((V1-V2)/V1)%;再选取轴面气胸最大宽度与经膈顶胸廓最大前后径的比值,利用统计软件对两组变量绘制出散点图,得到的散点图呈线性相关关系。根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求得相关系数r值为0.90,并通过假设检验求得P<0.005,证明两个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最后用回归方程式算出 y=a+bx 中a值、b值分别为0.024、1.096,从而得出肺压缩比=0.024+1.096xA/B。由此从CT轴位上测量气胸最大宽度与胸廓最大前后径的比值即可得出肺压缩比(%),使CT在临床工作中能快捷准确计算出气胸的肺压缩比。 本研究局限性及不足:样本最大气胸肺压缩比为81%,且50%以上压缩比的样本比较少,故此以上的压缩比测算有一定的误差;另外本研究选择的是游离气胸为主,对于胸膜粘连及存在胸水所致的气胸相对不规则,只能从公式中粗略计算,准确性需进一步研究。由于临床对于气胸的治疗要根据气胸的类型、并发症等决定治疗方法,气胸肺压缩比只是参考的一方面,因此气胸的绝对值不是治疗的唯一依据,粗略估计数值亦可对临床诊治带来价值。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探讨的测算方法,为以后的更多测算方法带来一点启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