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南派武術發(fā)源地。在南粵大地曾經(jīng)誕生了多個在中國武術史上旗幟性的拳術,名揚海內(nèi)外。而就在廣府文化與客家文化交匯的佛岡石角鎮(zhèn)龍南地區(qū),卻有一種大多以生活勞作用具為兵器,有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武術套路蔚然成風。
剛到村口,就聽到村里傳來鏗鏘有力的口號聲,只見村民在昏暗的燈光下?lián)]拳舞刀、短兵相接,甚是熱鬧。讓人驚異的是,板凳、扁擔這些平時家具和勞動工具都成為村民手中大開大合、上下飛舞、擒賊制敵的主要武器。
龍南武術的起源
清朝中末期,石聯(lián)地區(qū)(佛岡縣石角鎮(zhèn)龍南石浦村)土匪橫行,民不聊生。當?shù)卮迕駷槎惚茏虜_,村民鄭開太帶領其他村民北上英德西牛,向江西流民討教,創(chuàng)立龍南武術,并不斷完善,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龍南武術主要是以生活、勞作用具如扁擔(棍)、鋤頭、長板凳、鈀(叉稻草用的鈀和狩獵用的鈀)、雙刀等為武器,便于村民平時耕作,隨時抵抗外侮。
隨著時代的變遷,龍南武術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防御功能,且習武是一項考驗耐力和毅力的活動,年輕人覺得習武難覓出路,龍南武術一度瀕臨失傳。自2009年和2011年分別納入縣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后,村民重視祖先流傳下來的龍南武術,每逢春節(jié)、喜慶日子就組織武術隊進行表演,將其發(fā)展成一種獨具特色且便于傳承的慶祝方式,從此,龍南武術又開始在石浦村活躍起來。
《龍南武術》包括三角式拳、舞雙刀、舞板凳等6種打法,參演人員22人,全部是石浦村的村民,男女老少皆有,年齡12歲到58歲不等。12歲的鄧清通,個頭嬌小,但“三角式拳”打得漂亮,被推薦參加春節(jié)表演?!拔液芟矚g武術”,所以經(jīng)常找村里會武術的人學習,然后回家自己琢磨。“你別看他個頭小,拳打得很好?!比问遑Q起大拇指。
石浦村民表演的龍南武術,盡管缺少“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這些正規(guī)的兵器,但這種融入平常生產(chǎn)工具和勞作方式的武術,這也許就是武術來源生活,回歸生活的本質,達成信手拈來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