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璧村村貌(羅忠敏 攝)
元璧村,位于連州市龍坪鎮(zhèn)西北部,距鎮(zhèn)政府8千米,是連州通往湖南臨武古驛道必經(jīng)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村落。始建于宋末,李姓先祖從湖南遷至廣東連州星子,后遷至現(xiàn)址。世居村民有李、張2姓,李姓族人均為北宋重臣李廷珙后裔。2014年11月,元璧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村中現(xiàn)存明清時期古民居33處、門樓3處(薰自南來門樓、鎮(zhèn)龍門樓、清白門樓)、祠堂4座(李氏祠堂、李氏三公祠、張氏祠堂、白家祠等)和學堂1處(橫渠書室)等。這些歷史建筑具有明顯的嶺南文化特色。
古民居縱橫交錯,多為一棟三間,高三層,磚木結構;硬山頂,龍船脊,四角飛檐,檐下飾木雕鰲魚雀替;木門框,門額設一對木門簪;屋內三開間一廳二廂房,廳后設以板棖隔斷的背房,內有木梯可上二樓,三門朝廳。
橫渠書室,原是村中私塾,始建于清代,磚木結構,占地面積250平方米。書室有大門、中門、天井、廂房和上廳。門楣上灰塑“橫渠書室”,房檐上彩繪書卷圖案和歷史故事。大門前地坪立旗桿石1對,見證李氏家族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tǒng)。
橫渠書室(張仁敏 攝)
李氏祠堂,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占地面積270平方米。祠堂正廳內懸木質“刑部尚書”匾。祠堂門前以圍墻圈出100平方米的地坪。地坪上立青石旗桿座,鐫刻“大宋刑部尚書李廷珙”字樣。祠堂前左右墻角鑲嵌 1.3米高的石件,石件雕刻歷史人物故事圖案。宗祠以青石砌筑基礎,大門前有六級石階。祠內兩進,中開天井,東、西為廂房。
李氏祠堂(龍坪鎮(zhèn)政府供圖)
村中炮樓始建于清末,民國時期重修。炮樓共四層,高10多米,灰砂夯土墻,轉角和槍眼以石件砌成,厚重穩(wěn)固。小窗建有雨檐。北邊村外另有炮樓一座。兩座炮樓現(xiàn)保存完好。
彩虹橋,是古道上一座重要的橋梁,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成現(xiàn)存的石橋。單拱,全長5.7米,高4米,由數(shù)百件石塊砌成。橋東岸有一座碑塔,碑身三面刻有文字,記載了重建彩虹橋的經(jīng)過及觀音廟、雷公祠的情況,具有一定的文史研究價值。
彩虹橋與橋碑(張仁敏 攝)
李欽成宅,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由圍墻、巷道、民居組成。圍墻門口坐東南向西北,檐下彩繪花卉圖案,墻上設灰塑博古架。巷道長12米,寬2.7米,青石板鋪地。民居坐東南向西北,二進一井帶兩廊;通面闊三間12.2米,通進深22.1米,占地面積 269.62平方米。硬山頂,人字封火山墻;正脊板瓦疊置,二檁卷棚頂,檐下彩繪花卉圖案并題詩。房屋方窗上設窗楣,頭門內設屏門。第二進為上廳,面闊三間,前帶天井及兩廊,兩廊穿斗式,木雕喜雀出頭;軒廊三檁卷棚頂,木雕牡丹等花卉。廳內金柱設木櫍,鼓形石柱礎。廳上方設神龕,神龕木雕精美圖案;左右為廂房,內有木梯通向閣樓。該民居目前保存完好,仍有人居住。